简介

汉末锦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三章 庐江失陷(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谁知裘盛又狡猾的笑了笑,“腹背受敌?腹背受敌有什么不好?我倒是想腹背受敌。受得越重越好!”

从裘盛不寻常的语气中,呆瓜、田丰、徐庶立刻明白他的打算,这是要引蛇出洞。问题是刘备已经上过一次当,程普、诸葛亮如果不求救,刘备是绝对不会再派兵出城的。这该如何是好?

“主公的引蛇出洞恐怕难以成功,你想好怎样让刘备出洞了吗?”

“想好了。”裘盛很自信的说道,“咱们打着打着似乎忘了还有一支三万人的水军由关羽、颜良率领漂泊在长江之上。现在该到他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三万水军?主公是要打掉芜湖直逼建业吗?”田丰有些意外的问道。

“也是,也不是。”裘盛又笑道。

“也是,也不是?”呆瓜、田丰、徐庶三人疑惑的说道,明显不理解裘盛的意思。

“大哥,麻烦你一次就把话说完,我脑子不够用,转不过来啊!”呆瓜没了耐性催促道。

“我的想法很简单,调拨三万步军去支援关羽、颜良的三万水军,一起攻打芜湖,直逼建业。剩下的八万人马,两万策应,六万围困程普、诸葛亮大军。我要刘备在那庐江城中不知如何是好!芜湖城中可没有刘备、诸葛亮、程普、周泰,不过几个小兵而已。”

这一说,三人立刻兴奋起来。因为裘盛的计策若是成功,绝对是战略成功,而不仅仅战术的成功了。芜湖一旦落入裘盛手中,建业与庐江便失去联系,建业本身会受到极大的威胁,甚至前线兵马的粮草都难以供给。

孙权、刘备都不会眼看着芜湖落入裘盛手中,而孙权为了巩固建业,并无多少兵马可以支援芜湖,所以刘备必须派兵驰援芜湖,如此一来,漏洞便出现了。

“主公是想在城外灭了刘备派去支援芜湖的军队?”田丰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我说了是想腹背受敌,自然不是想只灭了他几千援兵。所以我留下的八万人马还得好好布置一番。让那刘备敢派兵出来支援被围困的程普、诸葛亮。”

“主公,那咱们就不能很快的消灭刘备派去支援芜湖的兵马,也不能很快就破了芜湖城,得逼迫芜湖守将不断派人向孙权、刘备求救。到时候刘备、程普等四人人恐怕就不会那么泰然自若的守在城外大营和庐江城内不与主公交战了。”徐庶笑道。

这肯定一妙计,芜湖危急,情况剧变,刘备等人只能寻求早日打败裘盛或者解了芜湖之危,绝不会再一味的被动防御。

定下这个计策之后,裘盛便派文丑率三万大军支援关羽、颜良。关羽、颜良二人听到裘盛的命令后立刻率部与文丑一起兵进芜湖,做出一副要打下芜湖的样子。芜湖守将胆小怕事,一听说裘盛派了六万水步兵进犯,尚未见到人影就派人向孙权和刘备求教。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裘盛的计策,但却无法视若无睹,因为芜湖是建业的最后一重保障,必须守住。所以孙权立刻命手下率五千精兵支援,并要刘备也派五千兵马支援芜湖。但这两路人马最后却都被裘盛的大军挡在了芜湖城外五十里无法进城协防。

孙权手中无可以调用的兵马,只能命刘备再从庐江调兵支援芜湖,这可就让刘备痛苦不堪了。仔细思索一番之后,他只能选择先与程普、诸葛亮商量一番再做决定。

芜湖是建业门户,是江东地盘,程普当然主张要立刻驰援,并建议将城外的三万兵马派一万去支援芜湖,剩下两万找机会退入庐江城。

这自然不是好计,很容易被裘盛打了埋伏,所以刘备、诸葛亮都不同意。二人认为应该在城外与裘盛打一仗,打赢裘盛从而减轻芜湖压力,也就好进一步援救芜湖。继而不约而同的就想到‘让裘盛腹背受敌’。

裘盛自然要让刘备几人如意,于是故意将城外大营东面的兵马安排得薄弱些,只有一万余人,而且破衣烂衫的,兵器也不好。如今的刘备可不想啃硬骨头,只会挑软柿子捏,所以当即率部攻打大营东面的兵马。

谁知那些兵马实际是裘盛的嫡系精兵,破衣烂衫不假,但那些兵器却是做了手脚‘化了装’的,所以双方打得不可开交。

裘盛见状非常高兴,因为他看到了夺取庐江城的希望。诸葛亮知道中计,立刻建议不与裘盛缠斗调五千兵马入城坚守。只不过希望美好,现实骨感,因为已经无兵可调也无法撤退。

而呆瓜则遵从田丰的命令趁着夜色装作请求援助的刘备手下诈开城门,继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了庐江城。庐江城失陷,刘备等无法再在庐江郡立足,只能仓促退守襄安县城。

喜欢汉末锦衣请大家收藏:(m.anranwx.com)汉末锦衣安然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