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明神级木匠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章 逆贼逼宫(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当然,根据“大功臣”袁崇焕等人的说法,“核心阵地”没被攻破,袁崇焕等将领取得了宁锦“大捷”。

可是,朱由校穿越重生以来,翻看各种情报和文件,得知,要不是皇太极在宁锦大战期间,遇上了大粮荒,加上内部大乱,根本就没有宁锦大捷的发生。

锦衣卫和东厂遗留下的诸多文案,表明了宁锦大战期间的鞑子内情:

时奴酋国中大饥,其一斗粮价,银八两,民中有食人肉者。

彼时奴酋国中银两虽多,然无处贸易,是以银两贱而诸物昂贵。

良马一,值银三百两。壮牛一,值银一百两。蟒缎一,值银一百五十两。毛青布一,值银九两。盗贼蜂起,偷窃牛马,人相残杀,致奴国中大乱。

看清楚了:其一斗粮价,八两银子!

而当时大明朝境内,粮食的最高价格,是一石米一两银子左右。

此刻皇太极那边,却是在天启七年六月期间,达到“一斗粮价,银八两”!

这种水生火热的局势,比历史上陕西李自成他们造反时,粮价最高峰期间的一石米就要六到十二两银子的价格,要恐怖得多。

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至六月是什么时间段?正是宁锦“大捷”爆发前后,皇太极居然断粮了!

宁锦之战的失败,也就无可避免,皇太极随即只好退离锦州,返回老巢,修生养息。

因此,“宁锦大捷”根本就不是什么大捷。

大明朝耗银五百万、费时十八个月苦心修筑的关外二十来座大小堡垒,在短短数天内全被袁崇焕放弃。

连储备的价值数百万两白银的粮食、兵甲等物资,全都拱手送给了皇太极的后金军。

充其量,只是保住了宁远和锦州、大福堡这最后三个据点,没有被鞑子完全攻克而已。

而袁崇焕等人,之所以最后拼死守城,不过是当时没有了退路,只得拼死迎战,侥幸之极的坚守到了鞑子退兵,勉强算是获得了一次战争胜利。

朝廷论功行赏期间,朱由校突然被人推下湖中,昏迷不醒,造成了袁崇焕的被贬,辽东局面也变得十分混乱。

这,才是宁锦大捷的真相。

喜欢大明神级木匠皇帝请大家收藏:(m.anranwx.com)大明神级木匠皇帝安然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