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家有余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草木灰的大用处(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这草木灰啊,在古代的用处可大了。这个时代,没有肥皂,听说北方人用的是皂角,而南方人用的就是草木灰了。

将草木灰装在竹筒里,去河边洗衣服时带去,衣服领上、袖口,有油圬的地方抓把灰搓搓,就是能油了。这就是当肥皂用了。

钟灵刚用时还很不习惯,不过,没奈何,不用草木灰,也没肥皂可用啊,所以也就慢慢习惯了。

另外,草木灰还能做碱用,象钟奶奶说的做甜稞,做的时候就是撒些草木灰下去做碱的。因此,她才说要分开两袋装,一袋做洗衣服,一袋当碱面用。

当然,草木灰还有另外一个用处,钟奶奶不方便说出来,那就是女人月事之期,可以装入特制的长条布袋中,做卫生巾之用。

此外,还有受伤流血按一把灰止血之类的各种用途。所以,草木灰简直就是古代的万金油了,许多情况下都不少得它的存在。

“姐,你来摊灰,我去拿竹筒和袋子。”

钟岳将竹棍交给钟灵,一溜烟地跑到屋里,将竹筒和袋子拿了出来,将边上凉的先装到麻袋里,这是做碱面用的,再将竹筒装满。

看着钟岳老练地干活,钟灵顿觉赚钱之事迫在眉睫,不是说钟岳能干活不好,但是象他这个年纪,正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如果不上学堂念书,他只能一辈子这么营营碌碌。

让小岳子参加考举考试,做个秀才举人老爷的,钟灵也没往深处想,她只是觉得这样不是和前世的高考一样让人不快乐吗?反正上了学堂,识文断字,开阔眼界,自然是好事一桩。

就算做一个农民,也要做一个有文化的农民,不是吗?就象钟灵从前上了大学学的农业专业,虽然农字出头,但看待农业发展的眼光自然与普通的农民不同。

钟灵想着明天去镇上得去打听打听,到底上学堂的花费是多少。看钟家的意思,由于钟老爷子习武,儿子们又能子承父业,在镇上开着武馆,还能赚几个银子谋生,所以并没有很热衷地送孩子去念书的打算。

不过,三个儿子倒都是有去念过两年书发蒙而已。钟岳就算去上学能提上议事日程,也估计念不长远。抱着这种心态去念书,恐怕也念不好。

但是钟灵又一想,钟老爷子管完自家儿子念书,现在两个儿子都娶了亲了,孙子自然由儿子自已发落,不可能再由他出钱来供读书。也许正因为这样,钟岳才没能早早上学吧。

钟自强如果身体好,能多赚钱点,他也早会计划送钟岳去读书,可是他自已现在只剩半条命,平时拿不出钱给家里,现在从表面上看,一家几口还要啃老,哪里敢提送钟岳上学的事。

所以才会有他自已嫁钟灵和钟岳识字的举动,可能是想以此来弥补不能送他们去正规念书的愧疚吧!

“姐,你发什么呆啊?我把灰都收好了,走吧!”

钟岳的喊叫,把陷入沉思的钟灵唤清醒了,看看四下里,由于草木灰烧好了,周围的孩子天黑也散了,四下一片冷清。

“好,我帮你提一袋!”

钟灵说着,要帮钟岳提个袋子。

“算了,你的手还没好呢!”

钟岳拒绝了,自已一手拿着竹筒,一手提着灰袋,往屋里走去。

经过公妈厅,钟灵看到那里已经点起了平素不太舍得点的蜡烛,一片光明。

而在这片温暖明亮的烛光之下,钟老爷子正和一个人在喝茶。

呃,没看错吧?

钟灵又回头一看,还真是赵乐,他正满脸堆笑地给钟老爷子沏茶,两个人笑语殷殷,乍一看,就象一对亲父子一样。

“阿爸,来,你尝尝,上好的铁观音秋茶,这是吴举人家刘管家送我的。人家当官的人家可讲究了,这茶是秋天做好,然后放在地下的冰窑里保鲜起来的,到现在都没走味呢!”

吴举人家的刘管事?

钟灵一阵疑惑,这赵乐啥时候和这个刘管事扯上关系了?

喜欢家有余粮请大家收藏:(m.anranwx.com)家有余粮安然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