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家有余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8章 筹办婚事(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于是三姐带头到一家饼店里订做一种圆饼,自家女儿结婚当日即分送给亲友。亲友们除恭喜之外,也都知晓情况。大家都觉得这样做很好。从此,乡邻也都仿效,饼店因此生意红火。

这香饼要放在现代,就是一种纯天然的面食。香饼店是敞开式的,沿街摆了个柜子展示成品,里面就是制作香饼的作坊了。除了巨大的放面饼的木铺,就是两个巨大的烧着炭火的烤炉。这两个常年点火的烤炉,将整个店里的温度提升到了春天。

钟灵看着伙计满头大汗地在热呼呼的作坊里做香饼,还真是饶有兴味。

原来一张小小香饼要上市还真是程序不少,功夫很大。

“我们店里香饼最正宗啦,客人你看,这一锅100斤面粉得先蒸7~8个小时,而且要大火蒸才可以。然后碾碎,再经筛细,最后是擀成面皮,加一点葱头油一起擀,这才会让成品香饼更香。”

香饼店的伙计见丁先凤并不急着买,而是细细地看店里提供的几种包装,当下知道,这又是一个要为姑娘出嫁来订饼的大客户,顿时更加热情洋溢地介绍。

“别看时间长,但这才是第一道工序,接着是拌馅,用糯米粉和上冬瓜、花生、芝麻还有糖做馅,而且,我们店里的馅也不会变硬,当然,要保证馅不会变硬是有一个小诀窍的,这是秘密,我就不说了。”

伙计把自家的香饼与别家的区别,通过这个所谓的秘密一下子就区分开了:

“接下来就开始做饼了,将皮和馅配起来,这道工序上必须特别掌握水分和油的用量,太少会硬而松,太多会软而脆,结果都会让成品饼样子难看,没有卖相。而我们店里的饼你可以看看,只只都是卖相十足啊!

做成饼后就是烘了,每一炉大致烘十分钟就可以出炉,时间不长却有一个真功夫,那就是翻饼,翻饼靠的是手感,生手很容易把饼弄坏,因为烘着的香饼非常非常脆弱,一碰就碎的,所以必须眼到手到,一下子就翻过来,一丝差错就坏了它的样子了。

别看一块小小的香饼,要做好了还真讲究。我们饼店保证每道工序都是一流的手工师傅做的,客人你看什么时候需要送饼上门,我们用现做的给你保证新鲜。”

伙计把做饼的艰辛一一道来,自然是为讲价做铺垫。

香饼出炉后,饼需要放凉2个小时才能开始包装,否则,饼太酥了会散掉,当然,如果要说最好吃的话,刚出炉的饼是最香最好吃的。见丁先凤不置可否,伙计立即殷勤地端上一个小碟,里面放了两块刚出炉的香饼,道:

“二位,你们尝尝,肯定和别家的口味不一样。”

钟灵接过碟子,用手小心捏起一块放进嘴里一尝:

“嗯,阿母,你试试,挺香的。”

丁先凤也尝了一块,入口即化,酥而不散,感觉的确不错,便道:

“你们的香饼一张多少钱?”

“都是明码实价,不会胡乱欺客的,我们这家店在这里也开了几十年了,一张饼五文钱。”

“我订三千张,能便宜点吗?”

订三千张这么多,是因为村里每家每户都要送十张饼,全村共有二百多户人家,所以就要二千多张饼了。多订的的,自然是成亲前及当天待客用的。

数量多,自然是要讲价的。最终,一张香饼以四文钱的价格讲了下来,别看只省了一文钱,但三千张饼,等了省了三千文钱,这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了。

丁先凤和伙计下了一两定银,说好了正月二十八送货到家,送货上门后一次性付清余款,这嫁女饼的事就算完成了。

接着,丁先凤又叫钟灵带到她镇上的绸缎庄,要给钟灵扯几套新衣服。

终归是要嫁到镇上的人了,如果再象家里一样穿粗布衣服,会被人瞧不起的。人靠衣妆,马靠鞍装,这不,不说别的,人一坐上马车,就连进店都被伙计招呼得热情了许多。

绸缎庄的话,镇上属“杨坊”最大了,钟灵其实也想给家里人买点衣服料子,带阿母去了镇上这家最大的店。

喜欢家有余粮请大家收藏:(m.anranwx.com)家有余粮安然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