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国药新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借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坚守科学一线的国产博士!”

“两人团队的研究却创造商业奇迹”

媒体们的喧嚣,已经让刘群英和徐立康有些吃不消。

签约仪式结束后,大家都对他们提起了很多的关注。

不仅如此,甚至连京州大学的领导们也在不断的参加做座谈会。

在他们对于本科生导师制施行一年的工作进展和总结中是纳入了刘群英的这项工作。

这对于高校改革来说,是一件大事,并且效果明显,引起了巨大的讨论。

尤其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讨论甚嚣尘上。

不过,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几日,前来登门的居然都有京都的时报来了,这是华夏中心的重点媒体,能够登上京都时报的都是改革先锋这类人。

没想到,这件事引起的讨论如此的大,看来他们也要凑这个热闹。

这一天。

一群电视台的人来到刘群英的办公室,接待他们的是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陈主峰。

陈主峰满脸笑意,作为主要的主管领导,他的脸上露出无比的骄傲,仿佛军功章有他一半。

“刘教授,电视台的记者来了,快来。”

刘群英上前握了握手。

然后进入办公室交谈了起来。

这些,徐立康都看在眼里。

他清楚媒体能够带来的价值和意义。

前世几个科学家回国的时候,媒体报道,全是按照“钱学森”那种爱国人物进行报道的。

迅速的,这些科学家将占据了很多话语权,以至于本土科学家有些不满和牢骚。

如果趁机趁机在这个时候,大力的宣传一波,成川医药实验室,应该能够让这件事登上神坛。

这家电视台,他太清楚不过了。

央视。

曾经有人告诉他,即使拿一个县长的位置换央视的主持人,这些主持人也是不换的。

可想,这将会带来多少能量。

徐立康很想趁这个机会让刘sir宣传一下。

“小徐,来一下,电视台的记者说要和你一起聊聊。”

找我?

这是没想到的,自己一介学生,毫不起眼,按说不会被盯上。

深入的了解后发现,这个栏目叫做《面对面》。

原来如此,主持人是那个知名的女士。

“徐立康同学,听说这些工作是你完成的?如果我的资料没错的话,你才是一个大一的学生?”

话听起来有些尖锐,但是这就是节目效果。

“是的,今年刚刚读大一。”

“你凭什么,或者说,刘教授凭什么,能和我们说说吗?”

“你们只是一个国产的团队,并且立项的课题又是这样的大,据说美生集团在这件事上投入了至少3亿美金。”

主持人扶了扶眼镜,尽量让自己减少压迫感。

顿了顿,徐立康开了口。

“我想是一种责任感,来源于一种对老百姓的关注,和对自己清醒的认识。”

徐立康的话,很快引起了主持人的兴趣,她有些不相信这是年轻人说出的话,怕是背诵的稿子吧。

“要知道华夏有多少老百姓,吃不上,用不起抗癌药,动辄就是25000块一盒的,很多老百姓望而生怯。而这是社会问题,不仅仅是要发展经济,还要有很多精英自觉的关怀老百姓真正的需求。”

徐立康讲的倒是有些激动,他诉说着心里话,作为一个重生人的自觉,做点大事。

“化合物H3001,据我所知,还没有上市对吗?你怎么能够保证他上市后依然能够有很好的疗效。”

主持人继续发问,想必这个年轻人答不出个所以然。

“这取决于,我们实验的可重复性,这是科学的金标准。”

“搬到人类身上,将会由我们的合作伙伴强生来完成,想必他们比我们更加有信心。”

徐立康的回答让主持人觉得满意,可还是忍不住继续发问。

“本科生导师,你觉得这件事有用吗?按照我们的理解,本科生还是应该扎实基础的时候,这么早就开始开展科学训练,会不会有拔苗助长的嫌疑?”

徐立康皱了皱眉头。

心想:这应该是校领导应该回答的问题吧。

“我想,对于很多人是有帮助的,没有学术的大学称不上是好大学,把毕业设计贯穿到整个本科阶段当中来,是一个务实的制度安排。”

主持人点了点头。

“你难道不想去玩吗?打打游戏,聚聚会,做那些年轻人爱干的事儿。”

徐立康点了点头。

“当然,做事情要坚持去做,而且要做好安排,有兴趣才去做,并不需要别人督促。能够发现很多新的东西,是很有意思的,科研很有趣。”

简短的采访就结束了,也没告诉徐立康会用哪些材料。

他回答的也非常大胆。

过了一周后,央视的面对面节目播出。

徐立康在这个节目露脸的时间短于1分钟。

留下的是他强调的。

“科研很快乐!”

不过好在刘群英的画面很多。

他重点的聊了成川基金会的项目。

“一个民间的基金会,做科研?能行吗?为什么你们可以?”

刘群英回答说:当然,要知道,我们虽然没有出国留学,但是我们这代人的老师都是很多留学归来的,他们一样可以教授我们很多前沿的思考。

我们也研究能力,也有高标准的科学态度,可以看到我发表的论文,饮用量很高,说明大家认可。

我们也有初始的资金投入,我想随着大家对于新药研发产业的重视,对于成川实验室的捐赠越来越多,一批先进的研究成果会在这里产出。

“期待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

科研是这样的,在高校和研究所做科研还有政府能够背书,只要有论文发表,你的基金还能不断的维持。

而在大型的药厂,动辄投入10亿美金进行研发,最终,筛选出化合物由于副作用不能上市,只能发表几篇论文了事。

即使发表了cell,nature,那对于药厂来说都是巨大巨大超级大的损失。

新药的研发战略上,华夏少了研究所这个脉络,现在有机会把短板补齐。

喜欢国药新篇请大家收藏:(m.anranwx.com)国药新篇安然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