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南北杂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亲小姨(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八月初, 常乐县那边发来一批货物, 主要便是以白叠花为主, 另外还有葡萄干葡萄浆以及乳酪, 还有沼气灯网纱等物。

白叠花是给二娘的, 她的面巾作坊眼瞅着就要开张了。葡萄干、葡萄浆、乳酪都是给大娘的, 阿姊食铺要用。沼气灯网纱则是给四娘的, 将其裁成小块亦或是加工成沼气灯,放在南北杂货销售。

罗用那些留在常乐县的弟子们,眼下还在经营着一些作坊, 这些作坊的产出也有罗用的一份。

这会儿罗用到了长安城,双方离得远了,他们便以这种形式, 从陇西那边采购物资, 再组织一个商队将货物运往长安城,选的大多都是一些在陇西当地价钱相对比较低廉, 运到长安城这边又会比较值钱的物什。

这些物什运到长安城以后, 大娘二娘四娘她们各自拿走自己需要的那一份, 然后她们就要给罗用现钱, 然后罗用这边就有进账有钱花了。

待这个商队要回去离石县的时候, 罗氏姊妹几个又会让这些人帮忙运送一些货物,大娘主要就是橘浆之类的食材, 二娘主要就是染料,四娘要与常乐县那边的南北杂货互通有无, 运送的货物品种往往比较多也比较杂。

自从罗用等人回到长安城以后, 许二郎他们几个便也不在这长安城中窝着了。

如今长安与洛阳之间已然通了铁轨,往来十分便利,甚至现在又传出了要在洛阳东面修铁轨的消息。

许二郎他们一早就预备着要在洛阳那边开分店,这会儿筹备得也是差不多了,预计重阳节前后便能开张。

罗用手里有了进账,自然就想着给四娘交点家用什么的,结果四娘却道:“罢了,你自己留着花用吧。”

罗用:……这话听着好像有哪里不对。

四娘这时候正在吃饭,随口回了那么一句之后,想想好像有点不太对,于是复又补充道:

“听闻官员之间应酬颇多,迎来送往皆费钱财,你那些收入便留着自己花用吧,我这边有那铺子里的收入也尽够了。”

“那往后便全赖四娘养活了。”罗用玩笑道。不用给家用那还不好,多少男人盼都盼不来的好事呢。

要说交际应酬,以罗用眼下的收入那是尽够了,除了常乐县那边的几个作坊,在他们河东老家也有不少作坊,那边隔一段时间就会给罗用运些钱帛过来。

罗用的钱主要还是投在了机器坊中,当初这个机器坊刚开张的时候,大娘二娘四娘分别都出了一些钱,那些钱出完之后她们便不管了,主要就是罗用的几名弟子在管理,真正的主人其实还是罗用,长安城中不少人也都知晓这件事。

这罗氏机器坊,说是作坊,其本质就是一个技术学校,并且罗用近来还弄了一些测试智商的题目,试着筛选出一些智商比较高的人,打算把她们往研究人员的方向去培养。

不过目前这些人基础还是很差,每日里不是认字就是学习算术,大约就是个蒙学水平。

机器坊这边每旬也有一次旬考,每月一次月考,考得好便有奖励,旬考的奖励少,月考的奖励多,并且每次月考之后,还要进行一次调班,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甲班人员的压力尤其大。

旬考之后便是旬休,有些人会选择继续留在机器坊这边学习,有些人则会回家。

其中不少人还会把这一旬的考卷带回家去给家里人看,左邻右舍也有围在一起看的。

这些人家的女儿虽说是进作坊干活,如今竟整得与那读书郎一般,邻里之间有稀奇的有艳羡的,亦有那眼热的。

而这些女孩儿的父母,除了那极个别的人家,大多数都还是感到比较荣耀高兴的。

有那邻人抄了试题拿回去与自家读书的小儿去做,结果竟是很多题目都做不出来,白白供他读了两三年书,竟还不如刚进作坊数月的女子,着实也是有些生气。

说起来,这几年长安城中纸笔的价钱下来了,常有那粗识得几个字的所谓读书人,在坊间教人读书识字,这些人的水平,自然不如罗用高薪聘请的那几位先生。

再说这些小男孩大多都还很年少,还不太懂事,也不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又没有什么压力,与机器坊中那些女子的情况很不相同。

即便如此,他们机器坊的旬考试卷渐渐也是被人传开了,开始有了一些名气,有些蒙学私学常常会抄了他们的卷子去考校自己的学生,还有一些大家族的族学,亦是如此。

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这个卷子,罗用后来干脆就让人大大方方印了卷子,放在南北杂货出售,一份卷子一文钱,若是一口气买十文钱,还能多给你三份,算是批发价。

横竖雕版都已经刻好了,不过就是多费一些纸张墨水,交给邢二手底下那些个小孩,很快便能印出来,他们还能在多挣点工钱呢。

机器坊也能因此多一笔收入,倒也不是很多钱,约莫也就能给大伙儿加个肉菜。

长安城中消费颇高,菜肉粮食皆不便宜,养着这么大几百号人,要说没压力那是不可能的。

说来好笑,罗用他们那个县主府里面,如今也是养了一些鸡鹅。

因为四娘前两年被封了一个县主,她这个县主也不是白当的,除了食邑,平时也有各种福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南北杂货请大家收藏:(m.anranwx.com)南北杂货安然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